《生万物》导演刘家成:拍“不卖惨”的农村年代剧
时间:2025-09-08 17:13:32来源:中国青年报

《生万物》导演刘家成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地是爹娘面,一天见三面。”“十年学个探花,十年学不精庄稼。田是根,地是本,打庄户的第一条就是要敬着地。”最近,一部讲述农耕故事的电视剧《生万物》热播。土地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见证着悲欢离合。它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生万物》改编自作家赵德发的获奖文学作品《缱绻与决绝》,讲述了在近百年间鲁南大地时空背景下,宁家、封家、费家三大家族两代人在热土之上让万物生长的故事,演绎时代变迁下中国百姓对土地的深刻眷恋。


(资料图)

  “现在年代剧很多,但是拍农村的年代剧不多。”日前,导演刘家成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他说,剧中这些农民身上所体现的勤劳和韧性,是让中国人走到现在生生不息、几千年历史不曾断裂的原因。这种精神也必将影响今天的年轻人。

  此前,很多观众是通过《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等“京味剧”认识刘家成。那些充满烟火气的胡同故事,让他成为“京味叙事”的代表导演之一。但刘家成试图走出重复的“舒适区”,尝试创作完全不一样的题材。

  2024年,刘家成执导的《海天雄鹰》在央视播出,这部讲述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剧作,让他完成了一次“上天”的创作突破。刘家成说,刚创作完那部剧、正在寻找下一个目标时,《生万物》的剧本被递到了自己手上,“一看前十集就兴奋了”。

  “当时我刚拍完‘上天’的故事,再来创作一个深扎泥土的‘下地’故事。”这样的巧合,让刘家成深刻体会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生万物》开篇以宁绣绣的回忆视角展开。1986年春,年迈的她回到天牛庙村的山顶,来到陨石“老天牛”身边,诉说几十年前的往事;故事结尾,宁绣绣买票走进昔日的自家老宅,恍惚间看到了所有被时光带走的亲人。

  剧中,宁绣绣的成长轨迹既是个人命运的突围,又是对土地价值的重新发现。从对父亲弃救的怨恨,到主动学习编蓑衣、做农活的坚韧,宁绣绣“把日子过出花儿来”;朴实敦厚、善良宽容的封大脚,坚信勤劳就能换来丰收,相信越踏实越努力,这日子就能越过越亮堂。

  刘家成希望在这部剧中表现的基调是: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最终还是有温暖。“自古有句话:土生万物。《生万物》这个名字一下子表现了土地与人的关系,另外,这3个字也预示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纷繁复杂的各色人等都会演绎各种不同的故事。”

  原著《缱绻与决绝》时间跨度较大,涉及几代人的叙事。刘家成说,他们在调整剧本阶段就决定要根据影视创作规律作取舍。比如,“观众最多接受和两代人建立情感连接”。如果再出现第三代人当主角,观众就很难建立情感,从而选择“弃剧”。

  《生万物》的大部分篇幅的时代背景集中在1926年到1947年这20多年间,以宁绣绣和封大脚的人生为主线。刘家成认为,在这20年间,无论是人物之间的张力,还是故事的浓度和力度都更强。主创还拓宽了故事的广度——描绘主线人物周边的宁家、封家和费家群像,展现他们在这个时间跨度的命运变化。

  另外,“提亮”底色,是《生万物》主创们改编原著时所作的努力。

  剧集适当“调亮”了原著灰色的基调和沉重的人物命运,使用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还增加了一些幽默诙谐的表达,例如封二夫妇的拌嘴日常、封二和宁学祥两亲家之间的互怼名场面等。刘家成说,这种手法并不会减弱对封建时代的“批判性”,而是通过相对轻松的风格让观众更好地感知故事内核。

  “我们经常说寓教于乐,得‘乐’在先,我们可以把要表达的东西糅在人物的命运中,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观众,而不是把高高在上的价值灌输给观众。”刘家成反对影视作品的强行“卖惨”。在他看来,观众在轻松看剧过程中,能自然产生思考,领会到剧集内核,这才是影视剧所形成的理想效果。

  《生万物》剧集将农耕文化特有的循环时间观与线性时间形成对照,展现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性;竹筒中的羽毛随春气飞腾,家家户户踅谷仓时高喊着“五谷丰登,粮食满囤”,这些民俗场景突出了地域特色,也呈现出人们对天地自然的虔敬和对丰收的渴望。

  剧中有一场“试春气”的戏打动了很多观众。这个情节是宁绣绣对土地产生新认识的重要节点,她从怨恨土地渐渐转变为拥抱土地。

  农民在立春时将鸡毛置于竹筒中“试春气”,鸡毛飞起便意味着春气已至。宁绣绣的独白如是说:“第一次感受了土地待耕种的迫切,俺也感受到了庄户们在感受土地的变化中,传递出对土地深深的关怀和热爱。他们用心感受土地的每一次脉动,用行动去呵护土地的每一份生机。”

  封二临终前给家人们上的“最后一课”,字字句句饱含对土地滚烫、真挚的爱,戳中观众泪点——“你往地上一站,你是对它亲,还是对它诚,它心里都有数啊。你要是对它亲,对它诚,它用收成来报答你。”“俺最喜欢的就是秋分,又收粮食,又种麦子,俺最喜欢,俺赶上了。”

  刘家成认为,土地所承载的不光是物质,还有人们的精神寄托。所有人物的命运都跟土地密切相关,这就是创作关键。

  刘家成说,他们通过镜头语言把农村的田地、山峰、房屋,拍得很美。这种美感,让大家重新思考对土地的依恋、人与自然的关系,“所有人都离不开家乡,都有解不开的乡愁”。与此同时,剧中人不服输的拼劲,也会启发当下的年轻人。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信鸽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最新
  • 《生万物》导演刘家成:拍“不卖惨”的农村年代剧

    《生万物》导演刘家成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地是爹娘面,

  • 信鸽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信鸽的导航机制基本包括两部分,即以太阳和地磁为主的定向机制、以

  • 消费品零售市场展现强劲韧性 报告解读增长密码

    情绪消费蓝海爆发,以旧换新刷屏热搜,县域首店排起长龙……近日发

  • 快讯:西甲综合 | 巴萨客平巴列卡诺

    在31日进行的2025-2026赛季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第三轮比赛中,巴塞罗

  • 2025哈尔滨马拉松将于8月31日开跑 报资讯

    2025哈尔滨马拉松将于8月31日开跑,赛事规模达3 5万人,创历史新高

  • 资讯:切片男主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切片男主?

    切片男主是网络小说中的一种设定概念,常见于快穿、无限流等类型的

  • 税与制度竞争|欧洲规范:谁来主导第三波全球化? 今日热文

    2012年,英国左派智库公共政策研究所(IPPR)延请工党人士

  • “塞上江南 运动宁夏”2025年宁夏户外运动体育旅游季活动启幕

    7月26日,2025年宁夏户外运动体育旅游季活动在银川市启动。本次活动

  • 好莱坞大片不再是全球票房灵丹,各国本土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每日信息

    自2013年以来,瑞典哥德堡电影节每年都会发布一份名为诺查丹玛斯的

  • 商务部回应下阶段提振消费思路:会因时因势提出新的应对政策|视讯

    7月1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十五五&

  •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世界高铁大会

    记者从7月8日至10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了解到,由中

  • 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快班推介活动在德国举行

    杜伊斯堡消息:当地时间21日上午,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快班

  • 端午将至 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

    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很多人都计划着聚会出游小编提醒端午假期民俗活

  • 父母成了“儿童经纪人”?“亲子流量”账号营销乱象频出

    哭闹打架、暴饮暴食、测评成年人化妆品、模仿奇怪行为……半月谈记

  • 回升,增长7.9%、青睐,超53%……“关键词+数字”透视汽车换“新”热潮

    记者5月12日从商务部了解到,自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

  • 中国·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会启幕 现场签约23.5亿元

    中国·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会10日开幕,现场签约3个产业项目,总

  • 旅游
    • 2024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落幕

    • 今年以来LPR第三次下降 有利于减轻借款人利息负担、促进消费

    • 每日快讯!国铁集团郑州局新增郑州北—阿拉山口境等8列货运班列

    • 东西部协作“三项工程”订单班累计招收学生超3000人